内页大图
手机内页大图
专题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BANDAO SPORTS > BANDAO SPORTS > 专题报道

公司新闻集团新闻基层动态专题报道“三抓三促”行动
甘肃建投帮扶下的“精气神”
时间: 2020年01月22日 11时 | 来源:扶贫办通联 | 作者:王海燕 | 浏览:0

2019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小关乡帮扶村实际,全面调整脱贫攻坚机制,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成立专职部门,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制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提出“教育帮扶、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基础建设和组织互帮共建”等五大帮扶工程;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从基层单位抽调7名后备干部,脱离原岗位,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进一步拉近到村到户帮扶距离;制定《驻村帮扶管理办法》,对驻村帮扶、生活待遇、考核监督等作出详细规定,为驻村帮扶提供坚强保障;建立了甘肃建投精准扶贫微信群和公众平台,对集团总公司所有帮扶措施以及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进行及时宣传报道,增强脱贫攻坚舆论氛围。

不仅通过“捐资帮扶”构建起了扶贫工作的“筋骨肉”,同时通过‘培训+就业’,“扶贫先扶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提起了帮扶工作的“精气神”,扶贫过程中,驻村干部与贫困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扶贫故事·片段(一)

飞雪散落漫天。当驻村工作队走进马热苏力老人家里时,一股香甜的烤红薯香味飘满整个院子,崭新的院墙、大门、房屋、都已陆续修好,屋子干净整洁,炉火烧得正旺,新年将近,农家显得小院喜气洋洋。

马热苏力老两口今天都在,见到驻村干部,老汉眼里满是欢喜,急忙下炕迎了上来,执意拉驻村干部上炕喝茶。老人又赶忙招呼老伴去把家里散养的草鸡杀上一只给“娃娃们”吃。驻村干部赶忙拦住老人,拉到炕头便唠起了家常。 

老阿姨说:“咱们甘肃建投帮我们把破烂的老房子、老院墙、大门都翻新了,还给我的娃教技术让他打工多挣钱,可你们为啥每次来都不肯留下吃饭,俺家可是比你们刚来那时候好多了……”。老阿姨赶忙将刚刚烤熟的红薯拿出来塞进驻村干部手里,看到“孩子们”接过了香气四溢的红薯,这才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当驻村干部询问家里再有啥困难时,马热苏力忙摆手说:“不困难、不困难,现在吃喝不愁,住的也是新房子。”“房子是村里人的一个门面,以前根本没指望,土房子、土院墙都是快塌的。多亏了咱们甘肃建投。现在全家都有奔头了,也敢想着踏踏实实出门打工挣钱,过更好的日子。”

马热苏力一家四口,以前只有几间旧瓦房,年久失修,由于家里困难,儿子娶不起媳妇常年不回家,老人靠打零工和老伴度日,去年由于暴雨,他家里的土院墙部分倒塌。甘肃建投驻大茨滩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及时入户了解情况,协调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出资帮助修建安全住房。对家中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创收能力。经常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经过这几年的帮扶,他们家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马热苏力老人对党和政府发自内心的感激,对甘肃建投的帮助更是分外感谢。

“甘肃建投来了以后,你看,村里再也没有一户危房,道路再也不再泥泞,垃圾车每天都来清理垃圾,晚上太阳能路灯照的哪里都是亮堂堂,心里也是亮堂堂的......”临走之际,老两口一边细数着甘肃建投的种种帮助,一边拉着手一遍遍地挽留“孩子们”。

“这种视为亲人般的真情,就是我们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最大的收获”从老人家出来,驻村干部内心分外温暖,他们也在回忆着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

大雪没有停下的意思,那是洒落在春天希望的种子……

扶贫故事·片段(二)

六月的小关村,蓝天白云艳阳高照,炽热的阳光铺满这片山区土地。

这天,是驻村工作队第五次来到马占云家,马占云说,他家的蜜蜂分家了,新的蜂王带着蜜蜂要寻找新家,不留住的话就要飞走了。这对马占云来说可是巨大的损失。看到马占云拖着受伤的残肢背着喷雾器急的直打转,驻村干部换下马占云,背起喷雾器赶忙追着蜂群喷水,另一人则寻找着蜂王的落脚点。来回大约半个多小时,蜂儿才飞累,落到了一颗枯树桩头,终于停了下来。驻村干部又全副武装爬上树,让蜂归笼,不到一个小时蜂群全部进入了新的蜂巢。

“两天前一群新蜂因为我腿疼没收住飞走了,对我损失太大了。”马占云遗憾的说道,自己是残疾人,老伴走得早,只有养蜜蜂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儿子也没有一技之长,靠打零工挣钱。马占云回忆起这些年的苦,又感受到被帮扶的甜,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因为暴雨,家又在河边,院墙被洪水冲垮了,住的房子成了危房不安全,真的很感谢甘肃建投,来我家里了解情况,出面协调申请了新农村住房,如果不是你们,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还有去年甘肃建投组织培训架子工,我让儿子去参加培训,甘肃建投又帮忙找工作,一个月能够收入五千元,一年能挣四五万,日子比起以前好多了。”

回头瞅瞅已经安然自若的蜂群,马占云心里一下子轻松许多,忙继续说道:“去年我开始学习,养了五箱蜜蜂,通过参加培训,年底蜜蜂达到了十五箱,收入了一万元,今年预计发展三十五箱,计划今年的蜂蜜收入达到两万元,到明年我至少可以养四十箱了,收入肯定就高了。过了今年,我和儿子再也不想戴贫困户的帽子了,虽然我肢体残疾,但我可以通过养蜜蜂改变穷苦面貌,今年脱贫没问题!”驻村干部打心眼里为老马高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马占云在网上卖了不少蜂蜜,不仅解决了他家的蜂蜜滞销问题,又以高于当地价增加了收入,不但带动了周边的困难群众参与蜜蜂的养殖,也使自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前些天在新农村碰见马占云,他满脸幸福,告知工作队,自己找了个老伴,儿子在浙江那边也娶了媳妇,明年他家就要有小孙子了。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小关乡一些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感受到甘肃建投的真情实意,他们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越干越有劲头!

扶贫故事·片段(三)

一封感谢信

尊敬的甘肃建投领导、帮扶责任人:

您们好,我叫安海忠,感激的话语没法形容我内心的感恩,我的家在甘肃最贫困、最落后的地方---积石山县小关乡尕阴洼村。这里的气候环境就像她的名字,阴冷而又潮湿,贫瘠的土地难以孕育丰收的喜悦,贫穷的帽子扣得严严实实怎么也摘不掉,然而这一切伴随着甘肃建投的帮扶即将成为过去!

2019年高考结束,我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随即背上行囊,南下到厂子打工。但喜从天降,鲜红的录取通知书降临我贫困的家,我的爸爸却吃力地叹着气:“两个娃都要上学,供不起啊,要不让尕的老二不要读了,出去打工供老大吧……”爷爷一遍遍的摸着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几辈人的坚守,家里总算出了个大学生,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两个都要供”,七十多岁的爷爷便在村里打起了零工,只为我有足够的学费。当甘肃建投派来的扶贫干部张哥(张彦军)得知我被录取后,想尽一切办法为我寻找资助,背着电脑来回奔波在乡政府与县扶贫办,最终为我申请到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金穗”助学金5000元,又送来了申请甘肃建投的教育帮扶资金表。

8月24日我打工回到了家,得知今年我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热情的亲戚朋友、乡亲们都来庆祝,扶贫干部张哥带着甘肃建投帮扶责任人的关爱“金秋助学2000元”前来道贺,感动了在坐的每个亲戚邻人。爷爷发自真心地与乡亲们说起了甘肃建投这几年为我们村里做了很多好事,给学校里的娃娃不仅发了校服书包,捐赠了爱心书屋、教学用品,还建立了教育扶贫资金,让村里的很多人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干干净净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乱丢的垃圾,得益于到处摆放的垃圾桶和垃圾车;晚上亮如白昼的太阳能路灯,告别了夜晚的漆黑;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家家户户都走上了致富路……这一切在甘肃建投的帮助下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我已踏上高校的求学路,肩负乡亲们的嘱托,胸怀感激,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争取加入甘肃建投这个大家庭,回报甘肃建投,回报社会!再次感谢甘肃建投的领导。

此致

敬礼

写信人:安海忠

2019年8月25日